> 财政信息 > 政府预决算 > 正文
丹凤县文化广播影视局2017年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

丹凤县文化广播影视局

2017年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文化、文物、广电、新闻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

(二)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县文化、文物、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划,研究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推进文化广电体制机制改革。

(三)指导文化艺术创作生产,扶持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文化,组织主办或协办县内的重大文化活动。

(四)推进全县文化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规划协调全县文化设施建设布局,负责全县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五)研究拟定全县文化艺术产品发展规划,指导、协调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对外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六)指导、管理全县社会文化事业,负责图书馆、文化馆(站)事业和基层文化建设。

(七)拟定文化市场发展规划,承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对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负责对从事演艺活动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

(八)负责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对网络游戏服务进行监管(不含网络游戏的网上出版前的审批)。

(九)拟定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动漫、游戏产业发展。

(十)拟定全县文化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科技信息建设。

(十一)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县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十二)组织文物资源调查,负责协调全县文物的管理、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利用工作;履行文物行政执法督察职责,依法参与查处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文物犯罪的重大案件。

(十三)拟定全县文化遗址保护规划,组织实施保护文化遗址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负责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审核申报全县文化遗产,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全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十四)审核申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审核申报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古建筑维修项目,负责博物馆建设,组织开展文物、博物馆方面的科研和文物保护宣传工作。

(十五)组织推进全县广播电影电视领域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广播电影电视重大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十六)拟定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

(十七)监管全县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信息网络视听节目和公共视听载体播放的视听节目,审查其内容和质量;管理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

(十八)负责全县广播电影电视、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和业务监管并实施准入和退出管理,负责对从事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制作民办机构的监管。

(十九)负责监管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传输、监测和安全播出。

(二十)负责指导、协调和管理丹凤广播电视台宣传、发展、传输覆盖等重大事项。

(二十一)拟定全县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规划;监管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参与查处违规出版物和违法违规出版活动,负责对从事出版活动的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

(二十二)负责出版物内容监管、全县印刷行业监管,负责出版物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管。

(二十三)负责全县著作权管理工作,组织查处著作权侵犯案件。

(二十四)拟定全县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十五)对全县的新闻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依据《记者站管理办法》,管好市级报(刊)社驻丹凤记者站的工作,组织查处新闻违法活动。

(二十六)制定人才教育规划,组织开展人才培训工作。

(二十七)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7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1.紧盯目标,费力冲刺,市对县目标考核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到13.4二是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抽查合格率达到95三是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20%。四是纳规以上文化企业一家,丹凤县飞腾文化旅游有限公司20176月已通过国家审批,完成率100%。五是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六是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366平方米。七是公共文化服务年度任务完成率100%

2.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文化惠民成效显著

1)扶持奖励继续加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保证文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局不断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与保障力度,尤其是公共文化资金现已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坚持以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节庆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脱贫演出培训为抓手,全面落实文化阵地免费开放政策,充分发挥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县电影公司等文化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基本做到了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今年,我局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丹凤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从扶持和奖励两个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相关文化产业和相关人才进行鼓励和支持。该措施出台后,对推动全县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2)群文活动有声有色。

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给城乡居民送去了欢乐,搅动了城乡文化生活,助力了和谐社会建设。 

今年以来,县文化馆举办了“春联义写”、“送文化进社区、进镇村”、纪念长征胜利81周年、“喜迎十九大,永远给党走”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40场次,其中节日文化活动10场次;培训20支业余群众文化队伍,文化能人、文化骨干800多人,广场舞、秧歌、锣鼓、乐器、戏曲演唱等活动,深受群众好评;同时,积极创新活动的举办模式,联合社会力量,先后策划了“寻找最美童声”、刘从军师生音乐会、“庆八一”唱红歌、“民歌大赛”等优秀节目展演;成立艺术合唱团,50多人参加讲座培训。县图书馆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思源学校、商镇小学、花瓶子小学、寺坪龙王坪小学等5所小学各捐书150册,推动书香丹凤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图书进军营官兵充电忙,为县武警中队投放200余册,丰富官兵的文化生活。电影公司送电影进镇村、进社区演出1584场,其中故事片1285场,科教片954场,观众人数达22.8万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县剧团送戏下乡惠民演出168多场,重大节日活动演出10场次;宣传人才服务团进贫困村演出35场次,让群众足不出镇村就享受到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3)文苑硕果缀满枝头。

 今年,全县文化事业喜讯频传,振奋人心。“陕南民歌大赛”,我县选送的二名选手双双获得“优秀歌手”称号,丹凤“十大歌手”奖1名,提名奖1名;刘建平烙花参加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展览暨文化遗产日活动商洛专场。县剧团《竹林雨声》《扶贫趣事》2017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精彩演出,并获得优秀组织奖;积极编排多个喜闻乐见、反映脱贫攻坚纪实工作、具有文化地域特色的节目,花鼓小戏《真情》《扶贫队来了》《黑土情》、小品《扶贫趣事》《三个媳妇》《家贼难防》《一个都不能落下》《邻里之间》、三句半《九条红线》等10多个作品,反响良好;全市脱贫攻坚小戏小品展演活动,丹凤选送的5个节目获得二等奖2个;《春到桃花谷》在2017年桃花谷文化旅游节暨陕西省笫三届轮滑公开赛开幕式上精彩展演;花鼓对唱《唱着花鼓漂丹江》唱诵丹江漂流、大型音舞诗画《商韵·古道风》正在精心打造,旨在展现丹凤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大型实景演绎《棣花往事》13名剧团演职人员全部承担主演任务,场面震撼,生动再现宋金边关生活,为丹凤旅游再添风采。

4)文遗保护卓有成效。

我局在保护好原有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新的文化遗产资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与保护,同时启动了重点文保单位的维修工程。截止目前,县城老街“青瓷器帮会馆”维修保护工程建设任务已经完成;红三军军部革命旧址、二郎庙保护维修工程已立项,设计方案正待省局审批,预计20183月可以开工。同时为切实保障全县文物安全,我局正请求县政府协调成立文管所,加强政府层面的日常文物管理机构和力量。6月份县文化馆分别在文化馆、棣花景区、老君社区、竹林关等地举办非遗宣传、“非遗纪录片”展示活动,参与群众达6000多人。此外,积极推荐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丹凤葡萄酒酿造》申报第一批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文化遗产日”“消防日”县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法、消防知识宣传及应急演练活动。全年博物馆免费接待游客8万余人,接待大中小学生5000余人,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作用。6个文物点的免费开放常态化、标准化;文物安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共检查国省县级文保单位90家次,发现安全隐患3处,排除3处,办理涉文违法行为案件2起,发放停工通知7份,维护和保障省保单位合法权益2起,全县文物安全无事故。

5)阵地建设加快步伐。

文化阵地,是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向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今年,我局加快镇村文化阵地建设步伐,建成标准化基层文化综合服务中心33个,并投资100万元保证11个基层贫困示范村都有一个简易舞台、一个电影放映广场、一套文化器材,目前11套文化器材全部配发到位,舞台、广场正在建设,项目建成后必将成为服务基层、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县图书馆争取国家扶贫资金15万,维修改造机房,更换CPU、硬盘,重组网线,进行互联互通建设,实现无线网、视频监控馆内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了读者的阅览环境;新购图书700余种5000余册,为竹林关阳河村、长沙沟村、商镇保定村、寺坪甘沟村、铁峪铺化庙村、花瓶子花中村等11个村各送书150册,为132个农家书屋各送书104册,实现人均新增公共图书馆藏量0.01/;同时为促进基层数字资源建设,给花中、中坪、甘沟、阳河、鱼岭等11村农家书屋配送了桌椅和书柜,其他有关村相继配送一体机、电脑多台,图书2000余册,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县文化艺术中心文化广场建设项目现已请商洛市勘察设计院做好规划设计,项目外景效果图设计完成,5月初重新编制完成了可研报告,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办理土地、规划、环评相关手续及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3.改进宣传,提升服务,广电便民功能增强

1)广电宣传与时俱进。

县广电台作为全县广电宣传的主阵地,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六个丹凤”的发展大局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不断改革创新,积极适应新时期宣传工作的特点与要求。

今年,县广电台着力抓好节目的改革,明确了广电宣传的方向与定位,强化了节目的策划与包装,提升了新闻宣传报道的质量与水平。从节目设置到包装,都进行了精心策划,节目版块化更新颖,视角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看点更精彩。精简了领导同志活动和会议报道,加大了有关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和社会、民生新闻报道的容量,编排比例达到60%。新闻报道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至今,共播发县内新闻1604多条,制作《丹凤新闻》251多期,各类社教片108多部,播出各类社教节目306多期;开办《平安丹凤》栏目106期,《聚焦脱贫攻坚》栏目36期,《行业风采》栏目66期,《三创再行动》栏目58期。结合全县重点工作,增设了《聚焦脱贫攻坚》、《新春走基层》、《政协提案展播》《戳力精准扶贫 决胜全面小康》等栏目。拍摄《天生掉下林妹妹》、《悔恨》、《小高书记》3部碎戏,深受群众欢迎;《天地人心》、《追梦》两部反映全县干群奋战脱贫攻坚一线生活的剧目,受到县上主要领导的表扬。黄金剧场共播出各类影视剧750多集,播出总时长超过33000多小时。在省台播发画面新闻8条,在市台新闻联播发稿196条,市广播电台发稿152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广电服务能力加强。

广电网络宽带乡村工程,完成有线电视入户2553户,入户率达28%;完成互联网WIFI热点基础网络开发建设30个点任务。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工程实现全覆盖,冠山发射台新建机房128平米,完成50万元投资,电视节目数量增加,节目传输质量大为改善,实现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镇村应急广播现正在重新更换,保证了党和政府与全县群众之间沟通桥梁的正常运行。商洛银苑丹凤影院已经如期于10月开业,总建筑面积654.2,内设两个放映厅,可容纳观众156人,总投资320余万元,填补了我县数字电影建设的空白,标志着电影产业迈上了新的台阶,诠释了电影文化与城市化的完美结合,成为广大人民群体的娱乐新场所,电影文化新地标。

4.加强整治,严格监管,执法为民群众满意

1)重拳出击不留情面。

我局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等活动为契机,以建成县内文化娱乐场所整治为龙头,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大力开展“净化文化市场、构建文明丹凤”专项治理行动,做到重点区域的所有文化娱乐场所都有一名监督员,将责任传导到每一名业主身上。 在专项行动中,坚持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并杜绝一切“说情风”。截止目前,出动执法人员1196人次,检查经营单位330家次,双随机共检查48次,查处违规经营单位10起,责令改正10家次,受理举报4起,警告8家次,立案查处10起,停业整顿6家次,执法办案14起,结案14起。分别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和娱乐场所行政执法处罚2家次,罚款约1万元。同时,与公安等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取缔无证经营游戏场所3家,立案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7件,查处未按规定登记有效身份证件6件。

2)扫黄打非长效深入公开透明。

共出动执法人员284人次进基层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检查各类经营场所133家次,进村镇宣传21次,进校园宣传4次,查缴盗版出版物326件,查缴音像制品500余张,取缔无证照经营摊点1个,查获非法电台播放淫秽信息案件1起,收缴盗版书刊300本,非法音像制品500盘,立案查处无证经营游商地摊案件1件。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在网络平台进行通报,同时通过组建业主微信群来公布处理结果,形成大家不敢违法、不愿违法的良好局面。

5.精准施策,突出特色,脱贫攻坚成果纷呈

1)加强领导机制,确保脱贫扬帆起航。

重新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驻村工作队员。局长亲自主抓,亲自任队长,亲自深入下属单位、包扶的甘沟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困难,深入贫困户了解发展产业需求,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研,制定下发计划方案等。

2)开展文化扶贫,提供脱贫内生动力。

多方筹集500余万元,组织人力编排脱贫攻坚小戏小品10多个,购买戏装28套,采购图书10000余册,购买文化活动器材100余套,成立“文化下乡演出队、文化艺术辅导队、农村电影放映队、图书阅览送书队”四支力量,80余人,走遍全县89个南北二山和川道的贫困村。完成扶贫演出51场次,电影放映故事片789场、科教片846场,文化艺术辅导89场次,配送图书10000余册,接待群众23万余人次。

3)提升打造传统农业,适时发展产业园。

多次入户调研,召开局班子、村委成员会议,研究甘沟村发展产业、贫困户增收问题,制定下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确定提升打造三大产业园,实现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适时对核桃、山茱萸进行科管、防虫培训。据117日不完全统计,甘沟村贫困户发展产业人均纯收入明显增收,已经接近3000元目标任务。

4)整治民居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以创建文明家庭为契机,以民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下发《甘沟村创建文明家庭及民居整治环境实施方案》,首先抓好王书振、李劳娃、米淑芳3个文明示范家庭创建活动,投入资金2万余元,统一施工,统一标准,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和县水务局、交通局沟通联系,争取饮水管道6000余米,维修饮水管道;多方筹集资金1万余元,修复改造普陀组、甘脑组、西湾组的水毁通组道路3.5公里,方便3个组群众的外出和耕作,甘沟村的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本次公开的部门决算包括部门本级(机关)决算和所属单位决算。纳入本部门2017年部门决算公开范围的单位共有8个,包括:

序号

单位名称

1

丹凤县文化广播影视局本级

2

丹凤县广播电视台

3

丹凤县文化执法大队

4

丹凤县图书馆

5

丹凤县博物馆

6

丹凤县群众艺术馆

7

丹凤县剧团

8

丹凤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7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159人,其中行政编制8人、事业编制151人;实有人员120人,其中行政12人、事业108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2人。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7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

12017年度本年收入合计1932.71万元,较上年

减少178.17万元,下降8.44%,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文物维护等项目建设支出减少。

22017年度本年支出合计1931.62万元,比上年

减少180.8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文物维护等项目建设支出减少,同时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支出。

2、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

2017年本年收入合计1932.71万元,均为财政拨款收入,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848.71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84万元。

3、本年支出构成情况。

2017本年支出合计1931.62元,其中:基本支出1176.08万元,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占总支出的60.89%

项目支出755.54万元,是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预算支出之外,财政预算专款安排的支出。

我局主要包括重点保护文物维修维护、文化执法、广播电视业务、群众文化活动等专项业务支出,占总支出的39.11%

(二)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

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合计1932.71万元,较上年

减少178.17万元,下降8.44%,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文物维护等项目建设支出减少;2017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合计1931.62万元,比上年减少180.8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文物维护等项目建设支出减少,同时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支出。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847.62万元,按支出功能科目分,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19.4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71670.8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811.29,主要为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农林水支出(213156万元,主要为 “广电扶贫”支出。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71670.87万元为文化事务支出,包括:

1)行政运行(2070101256.21万元,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支出。

2)图书馆(207010479.9万元,主要为图书馆机构运转、图书更新及农村书屋建设支出。

3)艺术表演团体(2070107235.32万元,主要为县剧团人员经费、运转经费及 “送戏下乡”等文艺演出相关补助支出。

4)群众文化(207010976.99万元,主要为文化馆人员经费、运转经费及群众文化活动支出。

5)文化市场管理(207011269.44万元,主要为文化执法大队人员经费、机构运转及扫黄打非等文化执法支出。

6)其他文化支出(2070112135.89万元,主要为 “两馆”免费开放补助及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7)文物保护(2070204140.06万元,主要为县域内重点文物保护支出。

8)博物馆(207020577.16万元,主要为博物馆人员经费、机构运转及博物馆维修维护支出。

9)广播(2070404113.37万元,主要广播电视设备购置及相关设备维护支出。

10)电视(2070405249.49万元,主要广播电视台人员工资、机构运转及新闻编辑播报、电视转播、电视宣传等支出。

11)电影(2070406129.71万元,主要电影院人员工资,机构运转、电影院日常维护及维修改造支出。

12)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79999107.33万元,主要文化扶贫、冠山发射台建设及其他文化事务支出。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176.08万元,其中:人员经费847.27万元,公用经费328.81万元,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需要。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2017年度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入84万元,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支出84万元,用于丹凤县电影院建设。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拨款收支。

(三)2017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4.97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97万元。2017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下降7.79万元,下降61.05%原因是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压缩开支。

公务接待费:2017年度,本部门无公务接待费支出。

2、培训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度,本部门培训费支出1.06万元,主要是本部门职工外出业务培训支出,较上年减少0.79万元。

3、会议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度,本部门无会议费支出。

六、2017年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7年本部门未开展绩效管理,计划在2018年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20.63万元,用于维持机关日常运转所必需的办公用品,差旅费,水电费,邮电费,印刷费,宣传费,日常维修费,劳务费支出。较上年下降33.96%,减少62.02万元,主要原因是提倡节约节俭,减少开支履行中央八项规定。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本部门2017年无政府采购支出”。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7年底,本部门总资产925.8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66万元;固定资产924.22万元(其中房屋构筑物413.32万元;车辆2辆,价值33.65万元;设备124.5万元;其他352.75万元);无形资产0元;长期投资0元;其他资产0元。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附件:丹凤县文化广播影视局2017年部门决算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