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助人为乐好人(1人):
王苏芳:女,铁峪铺敬老院院长。她19年如一日,精心供养了几百名五保老人,使鳏寡孤独老人安度晚年。办院以来,她克服困难重重,带领服务人员不怕脏不怕累,像对自己老人一样悉心照料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目前,100多名五保老人和近10名孤残儿童以及1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在铁峪铺敬老院过着幸福的生活。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精神,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敬老好儿女金榜奖”、“商洛十大孝子”等诸多荣誉。
二、诚实守信好人(1人):
张当存:女,棣花镇万湾村贾家农家乐负责人。2006年,她在村里带头办起农家乐。她注重饭菜品质,原料都是本村和自己生产的,从不贪便宜购买劣质产品,不掺杂添加剂,让人们吃得放心。她诚恳待人,服务周到,饭菜定价合理,深受消费者好评。2012年,一群韩国游客走后,她发现包间里有一个皮包,里面有2500元钱、6张银行卡和一部手机,她看不懂外文,就给保管着。第二天客人找回来,发现包内钱物未动,感激万分。在她带动下,全村50多户开办农家乐。
三、敬业奉献好人(8人):
王恩军:男,县城管局园林绿化所专职司机。2010年开始从事垃圾清运工作,2013年调绿化所驾驶洒水车。他常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不叫苦叫累。2013年适逢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验收,他在超负荷工作时晕倒了,同事看见后忙扶起他到旁边休息,但他不肯休息,仍坚持工作到底。他几次在工作中负伤,但从未放弃工作。他每天上班出车前,先要对车辆进行一下全面检查,避免事故隐患的发生。他用汗水换来城市的美丽。
李抗利, 男,县医院医生。他勤奋好学,从商洛卫校毕业在基层工作10年后考上四医大临床医学系脱产学习三年,50多岁时他又考上延安大学函授学习。他总是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的为病人解除痛苦,治愈了上千病人。他克服各种困难,引进新的微创外科技术,在县医院独立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阑尾切除、卵巢囊肿切除,5年来已为数百人施行了微创手术。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多年被评为县医院先进个人、全县十佳医生,2013年被县委评为优秀人才。
黄敏玲:女,蔡川镇太子庙村村医。她经常奔波在病患人家,热情细心、随叫随到、不计报酬,成为群众“最爱的人”。她免费为群众包扎,从不收手术费。村中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生病后无法来诊所就诊,只要一打电话,她很快赶到他们面前,为他们看病。她还经常把生病无人照顾的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管吃管住。两岔口村有几位长年患心脏病者,无钱看病,只要知道她们生病,她就赶去医治,从不提说药费的事,有时还给他们零花钱,买营养品给他们。
韩飞:男,龙驹寨街道办资峪沟村玉皇庙初小负责人。他从参加工作以来,在山区教育战线上工作了23年,仅在玉皇庙这所交通不便的山区初小一呆就是19年。这儿吃水困难,要到山下取水,每天天不亮,他就扛着塑料壶下山取水,为师生准备好一天的生活用水。每学期开学,师生的课本教材、教学用品,他用背篓一趟趟往返几十里背回学校。这些年来,他以校为家,忘我工作,为山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他先后被评为全县山区优秀教师、全镇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赢得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黄平:男,峦庄镇计生服务站站长。他带领服务站一班人抓基础、变面貌,抓服务、树形象。建成了标准化计生服务楼,配备了麻醉呼吸机等先进医疗设备,是全县唯一能独立开展计生各项技术的中心站。他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模式,累计组织人员赴韩城、黄陵等地为妇女提供“三查”服务2000余人次;制作了便民联系卡,在全县率先开通了“884”计生服务热线电话;多次组织为灾区捐款捐物4000余元。他多次被评为全县优秀计划生育工作者,多篇学术论文获奖。
史晓菲:女,龙驹寨街道办东街小学教师。她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她爱岗敬业,从不为自己的私事耽误工作,孩子生病住院了,她也没请假,白天托付家人照料,照常给学生上课,晚上留在医院照顾孩子。她患有严重的咽炎、扁桃体炎、胆结石、肾结石,但从未因此请过一天假,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咽炎犯了,白天坚持上课,晚上在诊所挂针。她关心学生,带头为出车祸的学生家长捐款。她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市县表彰,撰写的论文先后在中省市获奖。
李智朝:男,寺坪镇老年协会秘书长。他热心老龄工作,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关心老年人和儿童的健康,16年来义务为中老年人和在校学生治疗跌打损伤400余人,深受群众好评。他16年如一日,义务清理街道和公厕卫生,不怕苦、不叫累。他已七十多岁,还带病管理街道路灯,不计个人报酬。为挖掘寺坪历史文化,他主动撰写了《寺坪镇红色历史追忆》。经过努力,寺坪镇老年协会被评为省、市规范化老年协会。
师刚:男,县地方税务局税源管理一分局分局长。他勇于创新,突出收入抓“亮点”,大胆探索创新招,先后尝试推出了“部门协税保障首次纳入政府目标考核”、“陕南移民搬迁安置项目税收控管”和“重点税源建设项目一单式服务”等税源管理新举措,使辖区纳税人理解和遵从税收度显著改善,得到上级领导肯定。工作中他从不拈轻怕重、叫苦喊累。在其带领下,一分局税收任务连年超额完成。他先后被县地税局评为先进个人,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红星党员”等荣誉。
四、孝老爱亲好人(4人):
梁小芹:女,土门镇高峪村村民。1999年黑沟村的曹治才被梁家招为上门女婿。她父母公婆年老多病,三个哥哥都是先天性智力残疾,她用爱心撑起这个患难之家。2006年她的双胞胎儿子出生时因发育不良,接连生病,她辗转丹凤、商洛、西安为两儿子治病花费4万余元。2012年母亲患脑溢血,她就用架子车把母亲拉到竹林关中心医院进行治疗,就在母亲的病情刚平稳时,黑沟村的婆婆腿病又犯了,她又匆忙赶到三十里外将婆婆送到县中医院治疗,在其细心照料下,母亲婆婆的身体逐渐康复。
卢宽军:男,龙驹街道办敬老院院长、龙驹街道办老年协会会长。他热爱本职工作,在敬老院修建时,资金缺口15万余元,他就用自家多年积蓄及亲朋借款垫付。他努力改善办院条件,提高院民生活水平。他不时改变饭菜花样,使老人们吃得可口。他经常给老人喂吃喂喝,接屎倒尿,坚持晚上每两小时过问“夜间小便”。他亲自护理因股骨头骨折的73岁白治才老人28天。建院以来,他已养老送终60多人,成全3对老人婚姻组合。他先后十多次受到各级表彰。
佐改琴:女,武关镇坪安村村民。1995年,佐改琴的婆婆因患胆结石做手术后身体一直不好,2012年又因心脏病、骨质增生住院治疗,腿脚不能行走,吃饭、穿衣、梳头、起床都不能自理。二十年来,她坚持每天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从无怨言。2010年,在本村她的娘家父亲患心脏病、脑梗塞,母亲患脑萎缩,她就时常抽空去帮助照顾二老生活起居。2014年5月,婆婆心脏病复发住进商洛中心医院,她在床前伺候了一星期。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美德。
熊金秀:女,58岁,龙驹寨街道办油房村村民。她1980年与本村张文结婚。张文身体欠佳,她就主动承担家务重活,35年如一日孝敬婆婆。2011年婆婆在二女家不慎摔伤,股骨头粉碎性骨折,从此卧床需要他人照料生活。4年来,她为婆婆喂吃喂喝,洗衣、洗澡、换洗尿布,接屎倒尿,寸步不离。她经常在婆婆床头讲故事、唱歌曲,换来婆婆开心,2006年婆婆想去新疆石河子探女,但又舍不得离开金秀,于是婆媳同行去新疆住了5年。
五、见义勇为好人(1人):
李晓宏:男,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三中队长。2010年1月23日,他巡逻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员2名,当场抓获并扭送至刑警大队,破获了多起盗窃电力设施案件。1月27日,他巡逻时发现并抓获正在行窃的史某、田某,扭送至城关派出所,打击了春节前小偷行窃的嚣张气焰。2011年,他带领民警盘查无牌照汽车20余辆,查获网上被盗抢汽车8辆。2012年5月6日,他巡逻时,将盗窃摩托车后准备逃跑的周某抓获并移送刑警大队,破获了城区盗窃系列案件,受到了县公安局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