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油泼面跨越山海,万名奋斗者改写命运。近日,商洛“丹凤厨工”劳务品牌获人民网央视新闻、光明网、中国网等央媒密集报道,成为乡村振兴“现象级”案例。
一是山海协奏,共富密码。从5000丹凤人在南京“以面兴业”,到61家返乡工厂带动8600人本土就业,“丹凤厨工”构建了“外出就业-技能提升-返乡创业”的闭环生态,让秦岭深处的劳动力成为长三角餐饮市场的生力军,更让南京的管理经验反哺秦巴山区产业升级。
二是标准立信,品牌塑魂。宁商两地政府联手推动的标准化革命,让商洛面食从街头手艺升级为品牌资产。丹凤县80万元专项基金培育的9大工艺规范、23项操作标准,既守住了“一把辣子三尺面”的非遗本味,更以“千店同味”的品控能力打开全国市场。这种“技艺标准化+运营连锁化”的创新,为传统劳务品牌注入现代产业基因。
三是精准发力,共享红利。 580个面馆老板、1.3万从业者、30%的农民增收贡献率,这些数字背后是劳务品牌对乡村振兴的精准发力。正是这平凡的油泼面,让种辣椒的农民、制面条的工人、开面馆的创业者共享价值链红利,一条“特色技艺-劳务品牌-产业集群”的共富路径清晰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