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至9日,“新春走基层”8家央媒、15名新 闻工作者冒着严寒、不远千里,来到陕西省商洛市和江苏省南京市报道农民就业创业成果,其中,“丹凤厨工”劳务品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这背后,是三十年苏陕协作情深似海,近万名“丹凤厨工”产业致富的生动故事。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开展对口协作以来,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丹凤县武关镇巩建军、李锋李波兄弟等农民来到南京创业,从“一碗拉面”做起,一步步从徒弟成为师傅、成长为老板,并将自己的创业经验通过标准化的学习培训转化为家乡丹凤县劳务产业"全链条”创业、就业的推动力。
多年来,“丹凤厨工”在南京创办的“陕西面馆”因讲究诚信、重视服务质量而深受好评,累计带动1.3万人就业。由党员李锋创办的南京丰久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更是将业务拓展至江苏、湖南、陕西三省多个城市的大中专院校和机关事业单位。李锋依托“丹凤厨工"劳务品牌组织培训、联系岗位,带动成千上万农民就业,他也因此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成为“丹凤厨工"劳务品牌代言人。“丹凤厨工"劳务品牌被评为2024年陕西省省级劳务品牌。
“一个响当当的劳务品牌,是靠一批批技能人才以过硬本领、专业服务和良好口碑建立起来的。”李锋说,“丹凤厨工"多数来自农村贫困家庭,他们到南京投靠亲友,从在餐馆洗菜洗碗、当面点学徒做起,再到学拉面扯面、与家乡人合伙开店,队伍逐步发展壮大。为帮助更多乡党走出大山,在丹凤县和雨花台区两地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李锋、段根强、耿明生等农民 企业家牵头设立劳务工作站、组织开展商会活动,架起陕西商洛尤其是丹凤乡党赴宁务工的"就业桥梁”,同时也为两地合作交流搭建起了平台。在雨花台区雨花街道丁墙社区支持下,丹凤县驻南京创业人员党支部成立,由李锋任支部书记。“现在,大量的厨工都愿意加入到我们这个行业中来,感到做拉面、做锅贴也能受到尊重。”李锋说道。
在宁商两地人社部门的支持下,每年都开展农民工进城务工“春风行动”。2025年新春刚过,15辆大巴车就载着丹凤县657名乡党前往江苏、浙江等地的工作岗位,李锋正是这次“点对点”劳务输出的组织参与者之一。
2月8日,在南京,采访组先后访问了“丹凤厨工”创业示范户陈伟的三牛油泼面馆、惠中保的西北桥头拉面大王牛肉锅贴店、王庆武的卫岗西安特色面馆、李波的南湖西伺烧烤连锁店等的创业老板和务工人员。“前几年,李锋创办‘丹凤厨工'这个品牌后,我就加入了。不仅学会了烧烤等新技能,还学到了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知识,个人能力有了全面提升。”西伺烧烤店长王晓东激动地说。
此次公益采访活动由国家人社部宣传中心牵头组织,苏陕两地组织、宣传、人社等部门积极配合。带着新春的气息,南京市人社局、雨花台区人社局、雨花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来到南京丰久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热情迎接返岗的丹凤务工人员,向他们发放了新年“暖心大礼包”。
(原载江苏省委机关刊物2025-1.2合刊《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