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丹凤县上运石森林公园项目建议书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述 .................................................. 1
1.1 项目名称 .................................................... 1
1.2 项目建设地点 ................................................ 1
1.3 项目承建单位 ................................................ 1
1.4 主要研究范围及编制依据 ...................................... 1
1.5 项目概要 .................................................... 2
1.6结论及建议................................................... 6
第二章 旅游项目实施背景与环境分析 ................................ 9
2.1“上运石森林公园”区位条件分析 ............................... 9
2.2 “上运石森林公园”项目自然环境分析 ......................... 10
2.3 “上运石森林公园”项目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12
2.4 旅游发展宏观环境 ........................................... 12
2.5 旅游发展现状 ............................................... 14
2.6 旅游项目发展的SWOT分析 .................................... 14
第三章 旅游资源评价 ............................................. 19
3.1旅游资源分类................................................ 19
3.2旅游资源评价................................................ 22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 26
4.1上运石森林公园现状.......................................... 26
4.2吸引物特征.................................................. 26
4.3生态环境.................................................... 26
4.4交通设施.................................................... 27
4.5供水供电及通讯设施.......................................... 28
4.6旅游接待服务设施............................................ 28
4.7社区居民态度及劳动力供给.................................... 28
第五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 ........................................... 30
5.1客源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30
5.2目标客源市场定位及市场结构.................................. 30
5.3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31
第六章 项目总体构思及布局 ....................................... 34
6.1总体构思.................................................... 34
6.2项目区布局.................................................. 35
6.3旅游线路组织................................................ 40
6.4 基础设施规划 ............................................... 41
第七章:项目的组织管理 ........................................... 46
7.1 现状 ....................................................... 46
7.2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及措施...................................... 46
第八章:项目形象设计及市场营销 ................................... 48
8.1旅游形象策划................................................ 48
8.2旅游地标准字体.............................................. 49
8.3户外广告.................................................... 49
8.4项目区行为识别(BI)系统设计................................ 50
8.5 景区形象传播和市场营销策略 ................................. 51
第九章:环卫环保建议 ............................................. 54
9.1环卫设施规划................................................ 54
9.2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54
第十章:投资估算 ................................................. 56
10.1投资估算说明............................................... 56
10.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说明..................................... 56
10.3 资金筹措 .................................................. 68
第十一章:项目效益分析 ........................................... 69
11.1生态效益分析............................................... 69
11.2社会效益分析............................................... 69
11.3经济效益................................................... 70
第十二章:结论 ................................................... 72
12.1结论....................................................... 72
12.2建议....................................................... 73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
商洛市丹凤县上运石森林公园
1.2 项目建设地点
商洛市丹凤县寺坪镇
1.3 项目承建单位
丹凤县人民政府 、丹凤县旅游局 、丹凤县林业局 、丹凤县寺坪镇人民政府
1.4 主要研究范围及编制依据
1.4.1 主要研究范围
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旅游项目的实施背景与环境分析、旅游资源评价、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市场分析及预测、项目总体构思及布局、项目的组织管理、项目形象设计及市场营销、环境卫生建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效益分析及结论建议等。
1.4.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标准》(GB/T17775—2003)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技术标准监督局,1999年)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1985年6月)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国家城乡建设部,1987年8月)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商洛市总体规划》 、《丹凤县旅游总体规划》 、《丹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及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
1.5 项目概要
1.5.1 项目背景概要
上运石森林公园位于商洛市丹凤县寺坪镇境内,是商洛市飞播造林的主要区域之一,整个公园由连通的五条生态环境极好的自然沟峪组成,遍布奇石和民间传说,峡谷两侧的岩石和峡谷地形是秦岭地质构造研究的重要依据,具备较高的地质科研价值,也是丹凤县内少有的规模较大、生态环境优良、旅游文化集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随着商洛市其他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生态游的基本雏形,该项目的建设既是填补丹凤县大型生态游景区的空白,也是对商洛市秦岭生态游链的发展助力。
1.5.2 建设规模
上运石森林公园项目区总体分为上运石森林公园核心保护区6.37平方公里和次核心保护区9.21平方公里。
1.5.3项目建设意向
综合考虑项目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条件,拟在项目区建立一个以上运石文化为背景的、以生态为主脉,集生态休闲游憩、秦岭地质科普、峡谷激情探险、上运石文化探秘、古代战争遗址回顾、民族风情体验为主体功能的休闲度假森林公园。分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建成后达到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结构:
核心旅游景区为五条相交的沟域组成,形成三条主沟交叉于穆柯寨,五条沟峪联通的一核三脉五峪的花瓣状又类似魔掌景区结构,分别为:
一心——三岔口(穆柯寨)集散中心;
三脉——卧龙峡、普陀峡、上运峡三条主脉,将景区分为三部分,形成三条旅游主线;
五峪——西侧普陀峡(跌瀑之旅)、西北上运峡(人文之旅)、北部杨家院(古战场体验)、东侧卧龙峡(激情之旅)、东南藏龙洞(探险之旅),五条沟峪构成了核心旅游景区主体。
其中卧龙峡、普陀峡、上运峡三条主脉联系60多个大大小小、形神兼备的景点,如一颗颗亮晶晶的明珠散落于一道道峡谷,一片片密林,一条条溪流。这里,神秘而浪漫、古朴而典雅、清朗而宁静,这是大自然在秦岭深处的一曲绝唱,这是上天在人间幻化的一处鲜为
人知的仙境。
景区主要服务设施:
a)新建两处停车场,分别位于景区南入口和北入口。采用生态停车场,并分出大客车、中巴车、轿车等区域,设入口、出口各一处。
b)景区标志性门景,位于门户形象区,建议采用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的寨子寨门,既有地方特色,又简易可行。
c)游客接待中心两处,分别位于南门户区和北门户区。采用当地传统的建筑形式,在区内分设游客休息室和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接待中心、风味餐厅、旅游购物商店、医疗室等。
d)在三岔口(穆柯寨山脚下)建设一处集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休闲设施 ,供游人休憩游玩。在景区周边修建开阔地带修建六处休闲养生区,供游人住宿。
e)景区周边山地居民区开阔地带建设六处休闲养生区,根据景区的发展逐步依托景区发展秦岭农家乐、家庭旅馆、养生居住区等旅游配套产业,逐步提升景区及周边的服务水平。
1.5.3 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1.5.3.1建设工程投资估算
1、工程总投资21659.22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总投资17839.22万元,广告宣传费用3820万元(前期宣传两年,后期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万元,广告宣传费用3820万元(前期宣传两年)。
3、资金来源
项目资金有三种来源:国有、私营和外资组织。融资的方式有两种:
(1)直接经济支持,如提供贷款和拔款。
(2)间接财政“实物帮助”即不向开发商提供资金,而是以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方式来降低工程的成本,如政府提供免费或低价土地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如修公路、完善供水、供电和通讯设施。 其中建议丹凤县政府就丹凤县城至景区的主要道路X205丹古路(23.7公里)、寺坪镇至景区北大门主要道路寺干路(11.5公里)、寺坪镇至景区南大门主要道路白银路(8.3公里)作为一期工程进行拓宽,将现状5米道路拓宽为8米。总计43.5公里的山区道路,按照每公里100万元计算,供需资金4350万元。随后对高速竹林关→土门→毛里岗→南大门和商镇→山阳洪河寺公路自西向东→北大门道路进行逐步拓宽。
项目的直接融资有三个途径:
(1)私营组织(机构)私营机构的资金筹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商业抵押、募集风险资本投资和发行股票。
(2)政府机构以各种类型的直接财政援助支持西部开发,支持陕南地区生态保护开发资金。
(3)国家、省、市、县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1.6结论及建议
结论:
通过对“上运石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条件、市场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显示,该项目具备利用自身优势开发丹凤旅游资源,建设优质生态旅游的优势,并可进一步考虑建设成为丹凤县乃至商洛市旅游精品工程之一。紧紧围绕“上运石”为主题,以生态为主脉,集生态休闲游憩、秦岭地质科普、峡谷激情探险、上运石文化探秘、古代战争遗址回顾、民族风情体验为主体功能的休闲度假森林公园。依托景区内的普陀峡(跌瀑之旅)、上运峡(人文之旅)、杨家院(古战场体验)、卧龙峡(激情之旅)、藏龙洞(探险之旅)旅游项目作为载体和支撑,把景区建设成为丹凤县旅游产业的龙头,从而带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实现丹凤县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丹凤县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和丰富丹凤县旅游产品结构,提升丹凤县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 同时,该项目的实施还将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开发具有较为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效益,特别是随着商洛秦岭生态旅游产业带的完善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客源市场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项目区的前景会是美好的。 综合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等因素,本项目是可行的,投资回报是可观的,可作为丹凤县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来发展。
建议:
1、项目对丹凤旅游市场的丰富和完善起着较大作用,也是丹凤县旅游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议丹凤县政府对道路、绿化、给水、电力、通讯及民居环境改造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2、建议项目在设计、建设等过程中,能够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按照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要求,合理设置旅游区功能,合理对景点进行建设,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建议项目前期和建设管理中,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制”要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工期,切实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4、建议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事,维护国家投资资金安全。
5、建议项目单位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建筑节能、安全的相关规范、条例等。
6、项目在设计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各个旅游景点的特点,强化安全设施建设。
7、建议项目尽快进行立项审批,落实建设管理责任,筹集资金建设,早日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 旅游项目实施背景与环境分析
2.1上运石森林公园区位条件分析
上运石森林公园位于丹凤县城东南的寺坪镇。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东西长62.1公里,南北宽65.5公里,总面积2438
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西安160公里,“312”国道、西合铁路和沪陕高速公路横穿全县。丹凤县地连秦楚,物兼南北,山高清明,水流秀长,资源富盈,人文蔚起。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省会西安的“后花园”。 丹凤县是著名改革家商鞅封地,四皓隐居之处,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丹凤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商鞅封邑、商山四皓等遗址遗迹9处,二郎庙、船帮会馆等人文景观17处,丹江漂流、龙驹寨国家水利风景区等水域景观4处。丹凤是革命老区之一,徐向前、贺龙、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的三支红军、李先念率领的中原突围部队曾在这片热土上浴血奋战,是鄂豫陕苏区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寺坪镇与县城直距约11Km,有多条通乡公路与丹凤县城相通,平均行车距离约30Km,可与312国道、沪陕高速及西合铁路相接,交通条件较为便利。上运石森林公园位于寺坪镇境内流岭东段。流岭百万亩飞播林基地有效地改善了流岭的生态环境,现在的流岭峰峦叠嶂,林木葱茏,上运石森林公园更是古木参天,植被如盖,溪流潺湲,瀑布高悬,石谷清潭,是探险、游玩、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在旅游区位上看,上运石森林公园位于陕、鄂、豫三省旅游的辐射区域,又处在金丝峡森林公园与天竺山森林公园的连接线上。上运石森林公园与金丝峡森林公园行车距离约为97公里,直线距离仅为40公里;与天竺山森林公园行车距离约75公里,直线距离仅30公里。本项目相应也成为这条旅游走廊上的重要景点。 综上所述,上运石森林公园旅游项目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构成了旅游项目在今后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2.2 上运石森林公园项目自然环境分析
丹凤地处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北亚带东段,涉及的主要构造体系是纬向系、祁吕系与新华夏系。主要构造形迹为一系列东西向展布的复式褶皱带与断裂带。县境内,除北缘部分属华北地台南渭台缘褶皱带外,其余均属秦祁地槽东秦岭褶皱系,由北向南,囊括全部县境。上运石森林公园海拔在900~1500米之间,受地形高差变化及地理、地层、构造、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便形成了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风光秀丽,景色如画,峡谷秀、奇 、险、幽,集峰、洞、林、禽、兽、泉、潭、瀑等自然景观于一起;步移景异,景象万千,被誉为“峡谷奇观 ,生态王国”。峡谷及山坡望不尽的碧绿,水草郁郁葱葱,各类鲜花争奇斗艳,玉兰、莲翘、杜鹃等奇花异草点缀其间,实乃人间仙境。山上既有温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树木 ,又有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树种,古树连天,森林茂密。各类名贵药材遍布林区。总体来看,项目区及其附近范围地质基础稳定,地貌景观类型多样。 丹凤县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和东部季风暖温带过度性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夏季东南季风直入、冬季西北季风活跃,四季分明,雨
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056小时,年总幅量122.7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687.4毫米。年平均气温13.8℃,大于0℃积温5103.6℃,大于5℃积温4899.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217天。 上运石森林公园区域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为三月下旬至十一月初。年均降雨量为747~933mm,春末夏初干旱,夏末深秋多雨,为区域主要降水期。项目位于流岭东段,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负氧离子高。独特的气候特征也是旅游吸引力所在,适应各类人群不同季节旅游观光。 上运石森林公园沿峡谷水流潺潺,清澈见底,每隔百步,就有一潭,潭水如镜。因潭水深浅不一而呈现出墨绿淡绿。谷内清泉如注,这些流量较大的清泉形成十多处飞瀑景点,每个瀑布下都形成深浅不一的碧潭。原始生态的峡谷内水资源丰富,完全能够满足发展旅游业所需要的水资源。 项目区及其周围地处多种气候、生态环境类型及地质地貌景观的
区域,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名贵木材、珍稀动植物等生物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为本项目区的旅游开发所利用。
2.3上运石森林公园项目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拟建上运石森林公园所在的寺坪镇为中 — 中低山中深切割地貌区。区内沟谷狭窄,基岩均为变质细粒碎屑岩,土壤主要为砂粘土、砂砾土及石渣土,且多以冲击、洪积、坡积层的形式分布在较开阔的河谷两侧附近。 区内居民点多沿较大水系分布,次级沟谷中也有零星农户生息。区内以农业经济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薯类及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板栗柿子、核桃及中药材。林业经济在区内逐步发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飞播造林工程的实施,松、柏等经济林木已初具规模。 通村公路建设、国家电网及广电网络建设已经完全覆盖区内的居民居住地。交通运输、电力、通信的发展加强了该区与外界的沟通及联系,带来外界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将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秘境展现给世人。
2.4 旅游发展宏观环境
2.4.1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世界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出游率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因而上运石森林公园旅游项目的发展营造
着良好的大环境。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东与河南省灵宝、卢氏、西峡、淅川等县交界;东南与湖北的郧县、郧西县相邻;西和西南与安康市的宁陕县、汉滨区、旬阳县接壤;北和西北与渭南市的潼关县、华县、华阴市及西安市的蓝田、长安两县毗连,属于陕、鄂、豫交界地带,其旅游区既可与关中历史文化旅游区贯通,以及与华山为主的西安东线名胜游形成一条互补的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又可与湖北省的五当山旅游区构成跨省森林生态旅游线路,还可与河南省的旅游区紧密联系,同时辐射山西省以及四川省,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商洛旅游区成为两个旅游黄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陕、鄂、豫三角和陕、晋、豫三角的重叠区域。商洛旅游区可以借助周边地区已经形成的旅游知名度和一定规模的客源市场进一步开发区内旅游资源,形成一系列特色旅游线路,提升商洛旅游品牌,作大旅游产业。丹凤旅游作为商洛市旅游的组成部分,和商洛市的旅游网络特征相一致,上述特征也是丹凤旅游的网络特征。 商洛的商州、丹凤、商南以沪陕高速、312国道和西合铁路为纽带与西安、咸阳旅游区对接。商洛作为陕西东南部的旅游重点开发区域,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必将得到迅速的开发利用。加之商洛又处在西安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将会保证其充足的客源,因此随着商洛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它将会从一个省内旅游热点,转化为省际旅游热点地区,其未来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上运石森林公园作为商洛市丹凤县旅游的一部分,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4.2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体系,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全面规划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政策措施;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长,旅游消费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旅游持续较快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基础;全省高速交通等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将为旅游业提供更加稳固的发展基础。
2.5 旅游发展现状
随着沪陕高速、312国道绿色通道的开通,西合铁路复线的建成,丹凤县观光旅游交通便捷,依托省会城市西安,以自然生态、休闲度假、人文观光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上运石森林公园有着独特的地质地貌,诗画般的灵山秀水,传奇性的神话故事,山水倚丽,历史厚重,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
2.6 旅游项目发展的SWOT分析
2.6.1优势
上运石森林公园旅游项目的发展有着众多有利的因素,如能加以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则能不断开拓旅游市场。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
区域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26.3℃。无霜期为三月下旬至十一月初。年均降雨量为747~933mm,春末夏初干旱,夏末深秋多雨,为区域主要降水期。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地形造就了独特的生态旅游资
源,因而该处可以考虑建设成为一个避暑及休闲度假的旅游地。
●良好的区位优势
上运石森林公园所属的寺坪镇位于丹凤县县城东南30°方向,直距约11Km处,有多条通乡公路与丹凤县城相通,平均行车距离约30Km,可与312国道沪陕高速及西合铁路相接,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拟建的上运石森林公园与寺坪镇有多条通村公路,均为水泥路面,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加以改造,即可满足旅游观光的要求。